傍晚六点,夕阳总会准时漫过老院的墙头。先是把西边的天空染成浅橙,接着慢慢晕出粉紫的边,最后连院角的老槐树都裹上了暖金色 —— 叶片在光里透亮,连树皮的纹路都变得柔软,落在地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,像谁用画笔在青砖地上描了道温柔的线。这抹夕阳在老院上空挂了十几年配资365,它见过奶奶在槐树下择菜的身影、我踩着影子奔跑的童年、全家人围坐吃饭的热闹,把岁月的细碎、日常的温暖、时光的柔软,都悄悄浸在每一缕霞光、每一片光影里。
第一次认真看夕阳,是个初秋的傍晚。那时我刚上小学,放学回家时贪玩,在巷子里追着蝴蝶跑,等想起回家,天边已经漫起了夕阳。推开院门,就看到奶奶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,手里择着刚从菜园摘的青菜,夕阳落在她的白发上,像撒了层碎金。“跑哪儿去了?饭都快凉了。” 她笑着招手,声音里没有责备,只有温柔。我跑过去蹲在她身边,看着夕阳把她的影子和槐树的影子叠在一起,忽然觉得,夕阳下的奶奶,比平时更亲切。那天的晚饭,我们坐在院中的石桌旁吃,夕阳慢慢沉下去,天空的颜色从橙红变成浅紫,饭香混着晚风,成了童年里最难忘的味道。
老院的夕阳,藏着无数个关于日常的印记。春天时,夕阳会把院角的迎春花照得更艳,金黄的花瓣在光里闪着亮,奶奶会摘几朵插在玻璃瓶里,放在窗台上,说 “让夕阳的光多照照,能开得更久”;夏天的傍晚,夕阳还没完全沉下去,爷爷就会把竹床搬到院里,洒上井水降温,我趴在竹床上,看着夕阳把云朵染成各种形状,一会儿像兔子,一会儿像小船,爷爷则摇着蒲扇,给我讲他年轻时的故事;秋天的夕阳最暖,会把奶奶晒在院里的玉米穗染成金红色,我和弟弟会帮着把玉米穗堆成小山,夕阳落在我们汗湿的额头上,连汗水都带着暖;冬天的夕阳落得早,四点多就会漫过墙头,奶奶会把棉被抱到院里晒,夕阳的光裹着棉被,晚上盖在身上,都带着阳光的味道。
展开剩余52%夕阳下最热闹的时候,是周末的傍晚。爸爸会带着我和弟弟在院里放风筝,夕阳把风筝的影子投在地上,我们追着影子跑,笑声在院里飘得很远;妈妈会在厨房准备晚饭,偶尔探出头,喊我们 “别跑太远,饭快好了”;邻居张爷爷会搬着小马扎过来,和爷爷坐在槐树下聊天,手里拿着茶杯,夕阳的光落在茶杯里,连茶水都泛着暖。有次周末,我们在院里烤红薯,夕阳漫过墙头时,红薯刚好烤好,剥开焦黑的外皮,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,甜香混着夕阳的暖,连空气都变得甜甜的。那天我们坐在院里,捧着红薯吃,看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,天空从橙红变成深蓝,心里满是踏实。
后来我去外地读书,很少能再看到老院的夕阳。有次视频通话,奶奶特意把手机对着西边的天空,“你看今天的夕阳,和你小时候一样好看”。屏幕里的夕阳泛着暖橙,槐树叶在光里晃,我忽然就想家了 —— 想念夕阳下奶奶择菜的身影,想念爷爷摇着蒲扇讲故事的模样,想念院里烤红薯的甜香。放寒假回家时,刚推开院门,就看到夕阳正漫过墙头,奶奶坐在槐树下,还是当年的竹椅,还是当年的模样,只是白发又多了些。“回来啦?” 她笑着招手,夕阳落在她的脸上,依旧温柔。
现在每次回家,我都会在傍晚时坐在院里,等着夕阳漫过墙头。看着它把天空染成浅橙,把槐树叶染成金黄,把家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有次弟弟问我 “姐姐,为什么你总爱看夕阳呀?”,我指着夕阳说 “因为夕阳里,藏着我们小时候的日子呀”。
暮色漫过老院时,夕阳慢慢沉下去,天空渐渐暗下来,院里的灯亮了,饭菜香从厨房飘出来。我知道,无论我走多远,老院的夕阳都会一直在这里,等着我回来,把岁月的暖、日常的甜,悄悄漫过我的肩头,留在每一段难忘的时光里。
发布于:湖北省恒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